⭐ 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和高風險,意味著「經常」登山在沒有足夠「經濟自由」和「時間自由」支撐的情形下是不可持續的。
僅是完成一次登山計劃所包含的攀登裝備、交通食宿、高山精靈、後勤保障、保險救援等各項費用就不會是一筆小錢,時間上短則一周、長則月計,這些主要取決於攀登物件的接近難度、海拔高度、沖頂路線的難度和商攀成熟度等。它會比絕大多數業余愛好更加燒錢。
⭐ 然而,真正可以支撐登山的絕對不是錢,而是遠超愛好的「山就在那裏」式的信仰。
戶外運動的興起與普及讓很多人可以「零基礎」接近和體驗登山,商業攀登的快速發展也讓一些「花得起錢」的人可以登上很多專業運動員都難以企及的高度,但這些都是表象:「頭腦發熱式」、「跟風打卡式」和「別有目的式」的登山只會如網紅般曇花一現、不可持續,因為這些都是出於物質或非物質層面的外在追求。
只有精神層面的心靈朝聖、使命達成才能支撐挑戰一個又一個高度的決心與信心,也只有對天地的敬畏和對萬物的憐憫才會在無數次面對體力透支、缺氧傷病、突發情況等各種挫折時而不忘初心。
(備註:以上討論不包括專業高山精靈、有組織或品牌資助的登山運動員或戶外網紅,所指的「登山」也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戶外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