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解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2024-10-19科學

網絡空間中,不乏對這項試驗的多種描述,多由科普者以易於理解的方式闡述,卻也因此不免帶來對實驗的多種誤解。本文將撥開迷霧,向大家揭示真實的雙縫繞射試驗到底是如何操作的,以及實驗背後的真相。

首先,咱們先把實驗的步驟梳理一遍:

一、電子雙縫繞射實驗的操作步驟

看似簡單的實驗過程:僅需配置一個電子槍,對準雙縫進行射擊,並在縫隙後方安放接收屏進行觀察即可。實際操作卻遠比這復雜得多,而且需要極高的實驗技術。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實驗前期那令人頭疼的準備工作。

1.1、首要難題:連續、穩定且會聚的電子束

雖然電子束的產生並不難,我們熟悉的陰極射線管就能做到。但是,如何讓燈絲在實驗需求下穩定、可控地發射電子,例如單電子發射,這一點許多科研人員都表示懷疑。

另一個挑戰在於,電子帶有負電,它們會因相互之間的排斥力而散開,導致能穿過狹縫的電子數量減少。因此,電子束需要透過磁場進行引導,讓它們在磁場的作用下沿著固定的方向運動。在20世紀20年代,這樣的操作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1.2、第二個難點:雙縫的制作

如果縫隙不夠細,電子繞射現象就不會出現。所以,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足夠細的雙縫成了實驗成功的關鍵。那麽,制作這樣的雙縫有多難呢?答案是:確實很難。縫隙需要細到什麽程度?接近電子的波長,才能夠明顯地看到繞射現象。

為計算電子的物質波長,我們來做一下計算。在100伏特的電場中加速的電子,其運動速度如式子1所示,動量如式子2所示。由於電子速度遠小於光速,不需要考慮相對論效應,可計算出動量如式子3所示。根據德布羅意公式,可以得出電子波長如式子4所示。我們知道1納米等於10的負9次方米,這意味著在100伏特的電場中,電子的物質波波長為0.123納米。

那這個數碼代表什麽呢?我們來看一下常見分子和原子的直徑。氧氣O2為0.353納米、氮氣N2為0.36納米、碳原子為0.182納米、鐵原子為0.254納米……顯然,電子波長比這些常見分子、原子的直徑還要小,我們根本無法制造出0.1納米級別的縫隙。

那怎麽辦?聰明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就是利用金屬單晶體中原子間的間距作為雙縫。戴維遜就是第一個做出這個實驗的人,他使用了低能電子束,垂直撞擊到鎳單晶的表面。鎳單晶的原子間距為0.215納米,透過調整電子的加速電壓來改變入射電子波長的變化。

這裏直接給出雙縫繞射方程式:(a+b)sinφ=kλ(k=0,±1,±2……)。其中a表示縫隙的寬度,b表示縫隙的間距,λ為電子波長,k為主極大級數。即使有了鎳單晶,制造這樣的雙縫裝置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這需要操作精度達到原子級別。

1.3、第三個難題:接收屏

我們有了電子源和可以產生繞射的雙縫,接下來就是「觀察」繞射條紋了,然而接收屏又是個難題。有人可能會說,用電視機顯像管不就可以了嗎?實際上,直接使用熒光屏是不可行的,因為電子波長太短,普通熒光屏的熒光物質顆粒太大,無法分辨出相鄰的波峰和波谷。

科學家有兩種方法應對這一問題:一是改造熒光屏,讓熒光物質的顆粒小於條紋間距;二是利用電流法,透過電子在不同位置的吸收數量,在靈敏電流計上顯示讀數,最後透過數學計算來還原波峰波谷的位置。這種方法類似於法拉第筒的原理。

1.4、第四個難題:實驗環境的影響

解決了前面的問題,是不是就可以做實驗了呢?還不行。因為還有兩個非常大的困難需要克服。首先,整個裝置的真空度要高。因為電子質素小,如果實驗環境中存在氣體分子,就會和電子發生碰撞,看不到繞射後的幹涉條紋。其次,環境的電磁場幹擾也不可忽視,電子帶電,在電磁場中會改變運動軌跡,導致我們看不到幹涉條紋。

在開始實驗之前,科學家還需要做三項處理:一是抽真空,二是電場遮蔽,三是磁場遮蔽。這些過程都不容易,如果要提高實驗的精度,每一步都會非常耗時。

二、是否可以拍影片記錄實驗過程?

解決了所有問題後,實驗終於可以開始了。有人可能會問,我們能否拍影片記錄實驗過程呢?答案是:做不到。因為在黑暗的房間裏,我們需要開燈才能看到物體,而電子是看不見的,我們無法透過光線反射來觀察它們的運動軌跡。因此,我們只能透過熒光屏或電流計來接收資訊,透過數學計算來描繪出幹涉條紋,然後在電腦螢幕上或打印出來。

三、電子雙縫繞射實驗的升級版

我們克服了所有困難完成了實驗,看到了電子透過雙縫後的繞射條紋,但新的困惑也隨之產生。電子作為一個實體粒子,為何表現出波動性?是不是因為電子束中包含多個電子,電子間會相互幹擾,從而產生幹涉現象?接下來,我們將探討五個加強版的電子雙縫繞射實驗。

3.1、單電子雙縫繞射實驗

如果之前的推理正確,那麽一次只發射一個電子,就不會發生幹涉現象。但事實卻相反,即使一次只發射一個電子,幹涉現象依舊出現。這該如何解釋?一個電子怎麽可能與自己發生幹涉呢?難道電子有分身術?

3.2、單電子雙縫延遲繞射實驗

在之前的單電子雙縫繞射實驗中,整個裝置處於遮蔽外界電磁場影響的真空中,我們無法觀察到電子如何透過小孔進入雙縫並投射到螢幕上。為了觀察,科學家在雙縫後安裝了線圈,電子穿過線圈時會產生感應電流,透過觀察連線線圈的電流表指標變化,就可以知道電子透過了哪條縫形成幹涉。但奇怪的是,一旦放入線圈,幹涉條紋就消失了,而取出線圈,幹涉條紋又出現了,不管誰做,在哪裏做,結果都一樣。人們稱之為單電子雙縫幹涉延遲實驗。

3.3、量子擦除實驗

現在將之前的電子雙縫繞射實驗再改造一下,確認可以產生幹涉條紋後,小心操作一個縫隙的擋板直到幹涉圖樣消失。這表明,因為可能獲得路徑資訊,幹涉圖樣被消除。但如果透過特殊程式擦除路徑資訊,幹涉圖樣又會重新出現。

3.4、雙源電子雙縫繞射實驗

之前我們說的是來自同一燈絲的電子,現在科學家用兩個燈絲發出的兩束電子流做了同樣的實驗。結果顯示,使用兩個電子源可以產生「雙源幹涉」。如果我們探測到電子源的路徑資訊,螢幕上就不會顯示幹涉圖樣;如果不探測路徑資訊,螢幕上就會顯示幹涉圖樣。這意味著,當我們看到螢幕上的幹涉圖樣時,我們無法知道電子是從哪個燈絲發射出來的。

3.5、改變路徑電子雙縫繞射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在原有的電子雙縫繞射實驗基礎上,給雙縫安裝快門,實驗中保持一條縫隙開放,另一條關閉。也就是說,電子只能經過兩條縫隙中的一條。實驗結果顯示,只要電子的路程差允許到達探測屏,無論它們來自哪一條縫隙,幹涉圖樣仍然可以被觀察到。

四、電子雙縫繞射實驗的最大誤讀——觀察會影響實驗結果

從我們之前看到的電子雙縫繞射實驗來看,所謂的觀察實際上是透過經典儀器與電子發生作用,如線圈、擋板、接收屏、法拉第筒等裝置。這些都沒有意識的參與,實際情況是,實驗過程中,有很多科研人員在旁觀看,他們的意識對實驗結果不會有任何影響。

實際上,意識影響實驗結果的觀念來自一些科普者為了解釋實驗過程,而加入了自己的解讀,用網絡攝影機代替了實驗中的檢測手段。這導致了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產生了嚴重誤解。

從我們之前的檢測過程很容易想到,電子穿過線圈時,會線上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進而產生磁場瞬間作用於電子束,從而破壞了幹涉條紋。這跟意識影響電子運動路徑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