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哪些值得深究的情节?

2016-11-11影视

谢邀

我发现,当大家讨论起【比利·林恩】,好像都把目光放在了技术上,却很少有人深究故事本身的细枝末节,因此今天我特意来跟大家说说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表面上讲战争,实际上是聚焦内心。

1.

先说电影背景。电影改编自本·方登的同名小说,被称为伊拉克战争版「第22条军规」,原著好到什么程度呢——李安决定把它改编成电影的时候,甚至都还没读完整本小说。

李安给原著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可以立即吸引我的小说」。

故事说的主角,是一个B班的士兵,比利·林恩,既年轻又没经验,却奔赴战场。

电影开场的画面,是一台破旧的DV偶然拍到了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奋勇救下自己的战友。这一画面在网上广为流传,机缘巧合下成为了美国人「精神的寄托」,因此林恩所在的整个B小队获得了回美国参加庆典的机会。

整部电影讲的就是B班参加庆典过程中发生的事,从此期间,林恩慢慢回想起战场上的一切,于是,随着过去战场上的那些段落一幕幕回溯,我们的思绪也随着比利的思绪到了那片战场上。

过往凡是涉及战争的电影,第一个值得深究的一定是导演对于战争的态度。

可李安在此片中的态度似乎有点暧昧不清。

从美国网上的部分评价可以看出,美国人也在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李安如果要批判伊战,为什么一边给大家看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并且我觉得李安做了一些柔和的处理),一边却让这些士兵们说笑打趣,好像想用战友情谊去掩盖战争的残忍似的。

其实可以理解,李安的电影饱受赞誉,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在跨文化传播的独特的东方思维,但这次李安拍的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在李安的东方思维里那些美国人难以理解的部分终于被放大了。

李安在接受GQ访问时就承认了这一点。他说,他很清楚为什么【比利·林恩】在美国的口碑不会好,因为这个片子一定程度上很难融入当今美国人的价值观。

李安作为一个东方人,骨子里中庸,不可能是好战的。

只是对看够了大场面战争片的美国人来说,电影好像还不够反战。

特别是其中几个段落:

在餐桌上,商人说出一番意指军队不过是为了石油才战斗的话,其实商人是诚恳的,但在士兵们面前却是莫大的嘲讽。随后班长戴姆漂亮地回击了商人,是电影的一个小高潮,也让我们暗暗佩服这些士兵。

并且在电影最后,当比利在思索中最后还是决定回归战场,在看着他回到车上跟B班的战友们一块,说该回他们的老窝了,我们也不由地心生敬意和同情。

如果要激烈地反战,这样的段落设置显然有些不合理。

但又有几个段落有力讽刺了战争。

在餐桌上士兵们们聊完了大规模杀伤武器,画面一跳转,战场上,他们却在伊拉克人的家里因为一把手枪让一家人跪地。当B班士兵给伊拉克人戴上头罩时,镜头对准那家的小男孩的眼睛时,谁不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呢。

而之前升旗敬礼时,本该是爱国气息最浓烈的时候,比利林恩却在想和自己亲热过的那个拉拉队员上床的场景而流下了眼泪。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部电影给观众的感觉有点矛盾呢?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是因为李安并不想表态。他自己采访时也解释过:他对表态战争毫无兴趣,何况关于伊战根本不需要再次定论。

于是他把表态的任务留给了观众,而他,只要把真实剖开,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所见即所得。

他让我看到战争的真实面貌:

战争既像大部分人认为的那样残酷,同时又有某些干净纯粹的部分。

这种多面描写带来的真实非常难得。

2.

但战争本身,仅仅只是李安要表达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就是标题所说的:李安不只是关心战争,他是在关心人——【比利林恩】展现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群像。

在其中你可以感受到的是,战争虽然发生在战场上,但它还存在于战场外,发生在社会里,改变着社会里的每一员——有为战场英雄倾心的姑娘,有想利用士兵的老板,有恶语相向的群众,还有关心爱护的家人。

不同的人对战争的态度有极大的反差,就像我们这些观众一样,这也是电影引发广泛讨论的原因之一吧。

战场内,战场外,甚至荧幕外,都是矛盾的发生地。

电影名字里的「中场休息」,其实不只是比赛的中场休息,也是指这些士兵们的中场休息,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士兵们的中场休息,是这样一场盛大的表演与狂欢,本身就有点荒诞。

这场表演是有原型的——原作者本·方登在2004年达拉斯牛仔主场迎战芝加哥熊时,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现实中的这场中场表演,当时,碧昂斯领衔的「真命天女」组合劲歌热舞,引爆全场。

当年,本·方登意识到了这种荒诞性,立誓要将这个现实场景搬到文学作品中,才有了写下这部小说的灵感和冲动。

从情节上来说,故事本身也许并不能算是环环相扣。李安在上影节论坛也说过,故事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从电影的情绪性的剪辑就可以看出, 这部电影要传递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一种情绪,最终目的是让观众感同身受。 所以,你不要去想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起伏,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主演克里斯·塔克曾经描述这部电影:

你将看到比利看到的所有东西,你身处电影之中,你就是比利·林恩。

这种对人的聚焦,在3D和120帧技术的帮助下把效果达到了最大,人脸的血管清晰无比。为了力求真实,大部分演员还素颜出镜,剧组的化妆师也都替换成了营养师,为了好气色所有演员都要食补 。

对此,李安说:

「人有一种内在美,人的眼睛非常喜欢看自己的脸,3D最好拍的就是脸部,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看到皮肤的层次、气色,就能感应到内在的感情、脑筋的思绪。演员只需要相信那些思绪,给你的呈现会非常丰富和可贵,因为他在感受而不是表演...」

不仅如此,片中还用了第一视角、人物直接对着镜头对话——打破第四面墙,这种手法在过去的电影里使用是非常谨慎的,而在片中却有大量此类镜头,就像在同你、我对话一般。

这是第一次,在荧幕上的人物如此接近真人。

这是第一次,我们在荧幕上这样靠近「人」这个符号。

没错,李安要做的,正是对焦人物——这个从战场上带着一身「怀疑和伤痛」回到家乡的年轻士兵林恩,该如何解决与家人、社会的「隔阂」,该如何选择今后的人生,才是李安真正要讲的重头。

林恩在整部电影里,都在思考自己该如何抉择,而让他需要、想要做出选择的有两大因素。

一是啦啦队女孩,那个和林恩初次见面就和他亲热的女孩,那个让他说出「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这种动人情话的女孩。(林恩表现得倒有点像我们常常打趣说的「才第一次见面,我连我们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林恩动心了,他不想失去这个姑娘。

二是姐姐,那个他一回到家就让他脱下军装的姐姐,那个怀疑他有PTSD,还叫心理医生给林恩打电话的姐姐。她开车去接林恩,只希望他能跟她去看心理医生。

而林恩在中场休息中的种种表现就连观众们都能绝对的指出这是典型的PTSD。

林恩受伤了,心理的伤,他需要治疗。

实际上,应该有选择的人难道只有林恩一个吗?

不,整个B班都应该有选择。

林恩的战友们,同样年轻的士兵们,在中场秀的时候,因为不习惯这些热热闹闹的场景,变得像个小孩一样,易喜易怒,情绪不受控,与观众、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被喷涌的烟火就吓到卧倒。

这些年轻的士兵们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个林恩呢?

很明显,在高强度精神集中的战争状态下,B班的大部分战友都多多少少有应激障碍,其实他们都满足停止服役的要求。

B班,其实就是一个大写的林恩,李安正是要在此强调:

他,他们,才不是什么英雄。

他们不过是一个个鲜活的、受伤的人。

李安所要关注的,和传达到观众这端的,就是这些人的内心。


3.

这才是李安真正要说的—— 在大的环境之下,我们个人的选择与命运该何去何从。

人们不能理解真实的战争。坐在他们前面的观众出言不逊,说他们是同性恋,这是对军人的极端不理解,而如果他们不理解,自然也不会去尊重。

橄榄球队老板嘴上说着漂亮话,所谓把B班的实际传播给更多人,但却只肯给B班的军人们一个不能再便宜的价格(五千五百美元),甚至不如此时入伍的新兵得到的奖金(六千美元)。

林恩怒斥球队老板:「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我们的生活。

这句话非常贴合主题。确实,这不是拉拉队女孩爱慕的故事,这不是商人捞金的故事,这不是鼓舞民众的故事,它并非真的属于大众,而是属于林恩们,属于他们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洗手间里,黑人经纪人发生了态度的转变,对林恩怒斥球队老板表示了支持,说「假如拍成电影了,那这就是电影的高潮。」这其实是李安借黑人经纪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人说黑人经纪人就是李安在电影里的化身)。那也的确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之一。

等到他们要离开时,他们被一群工作人员偷袭,一个工作人员被林恩抓在地上,这时,表演场面和战争场面一幕幕快速切换着,林恩按住工作人员的画面和林恩与恐怖分子肉搏的场面交替,真正迎来了最震撼人心的十几秒钟——

原来,经历了战争的他们,早已将与这个社会脱节,这个社会对他们来说已经比战争更加凶恶。

就连那个让林恩觉得自己想要选择的啦啦队女孩,听到林恩无意中透露的关于他的选择的想法,她也说:

你是英雄,你怎么可以不回到战场上去呢?

多么残酷。

林恩和蘑菇在树下的对话是全片中最美、也最点明题意的镜头,文迪赛尔饰演的蘑菇一直在对比利林恩说:「我们就应该属于这里」,还给他讲了毗湿奴的故事。

毗湿奴是印度教三相神(可以理解为神的「三种形式」)之一。

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即是「维护」之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相当于人间43亿2千万年)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

我想这些特征所代表的寓意正是,世事的归向不过都是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在片尾有一个对着车后座的镜头,上面摆着一个小神像,那是象头神迦尼萨,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命运之神。

士兵带着象头神,应该是想要祈求自己能够掌握命运,并在战场上扫除一切吧。

这是继【少年派】后,印度教第二次出现在李安作品里。

【少年派】中,李安让男主角在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展开选择,甚至向天怒吼寻求答案。

这就是电影中寻求宗教的作用:给人答案——世事的答案,生命的答案。

寻求答案的派,其实也是寻求思考的李安。


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他延续了这种哲学思考。

林恩与拉拉队女孩第一次见面时,林恩说他还在寻找信仰,而后,在林恩的思绪里,蘑菇帮他做选择,告诉他要回到战场,这种带有「因果轮回」的「兄弟情义」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当下林恩的信仰。

说到因果,林恩一开始加入军队,其实是因为砸了姐夫的车教训了姐夫,军队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他一开始的个人选择,而是其父表达爱国主义的方式。

而其他战友呢,也不过是另外的一个个林恩——他们或为金钱,或为家庭,或为不同的原因加入了军队。一开始,军队可能都不是他们眼中的归宿。

而如今,军队成了他们的地界,成了他们的家。

你看,我们一开始也没有选择呀。

细数李安过去的电影,其实都是这样:外部环境所使,我们走到了没有选择的路口。

【色戒】里的王佳芝,本来就是一个女学生,却在国家动荡之下成为了特务。

【少年派】里的派,想要人生的答案,不得不质问上天。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林恩,并非生于战场却必须归于战场。

但最后,人物们都听从了内心。

王佳芝最后还是选择了爱,哪怕最后面对万丈悬崖也面不改色。

派最后选择了皈依。

林恩明明可以退缩,却依然回到了军队。

这就是这些电影动人的地方。

李安的口头禅就是:唉,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既然没有办法,就干脆听从了内心吧。

你说我在情绪面前安之若泰,其实那是我在自渡啊。

李安说:

「少年人容易这样……(原本年轻时以为的)那个东西常常是要破灭的,在(你变)成熟后,(你才)对于自己的属性、自己的归属有一个认识,我想这才是你成熟的象征。」

文章的结尾,也是故事的结局,林恩就是这样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他上了车以后,不自觉地对战友们说:我爱你。他的战友们也一个个地回应他:我爱你,就连不肯轻易说我爱你的班长戴维都说了:我爱你。

至此,我不仅被深深打动,更真正理解了林恩。

你看,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强烈的情感共鸣——

我们的命运有时候不被我们掌握,也许我们只是被命运的大手操控,最后选择的路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这像不像现实中的我们?

而当我们到了分叉路口,还是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吧——哪怕那不算的上选择,哪怕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总之,既然如此,自己选了这条路,就走下去。

这种「因果轮回」,不是说,我们做出的选择就一定正确,而是让我们去相信,我们应该这样选择,我们的选择是值得的。

我们需要被理解,但又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到那些理解我们、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去吧。

4.

最后,我要说,过去的3D电影,亮度过低,模糊现象普遍,尤其是在快速动作场面中。如果摄影机在拍摄中快速移动,还会出现图像抖动、闪烁等的情形,这些毛病通通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不见了。

画面极强的纵深感给本来起伏并未如此强烈的故事注入了许多信息量,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是流畅的。并且很少人提到,音效真是太出色了。(那声枪响和中间几处音效简直震到了我)我真心觉得【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是近几个月来最值得走进电影院的一部电影,也谢谢在年末的影院里能让我看到这样的作品。

我想,这部电影需要的也许是这样的观影方式——沉浸进去,不要去想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起伏,而是去感受那种心情,那种情绪,我相信这样的话,你也会被这部片子打动。

如果你要去观影,我希望你打起十二分精神去观影,尽情吸收荧幕上的信息,感受人物的情绪。那绝对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

祝你有个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