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焦慮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嗎?

2019-02-21健康

讓你產生焦慮的,不一定是因為能力不夠,更可能是因為你陷入了過載的狀態,而盲目地希望透過「做加法」來消除這種焦慮。

當人長期進入過載狀態,很容易會變得不知所措、遲鈍、健忘、難以集中註意力,思考、處理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變弱(Zucker, 2019)。

這種情況下,很可能讓人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於是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學會了新的技能就不會這樣了?是不是有更豐富的經驗就會遊刃有余了?是不是自己更好一點就會不一樣?

如果你懷抱著這樣的自我質疑,自然會產生進一步的焦慮,想要透過逼迫自己成長來實作目標。

然而,成長不一定都來自做加法。有的時候,學會給自己做精神減負,反而能讓你更快地把握住當下、變得更接近「理想」真實的樣子。

1. 停止逼迫自己生長

博主Austin Kleon的妻子是一名園藝師,他在觀察妻子種植的植物時發現,雖然有些植物看似快要枯萎了,但它其實是在休眠。如果過早地將植物從休眠狀態中喚醒,逼迫它回到生機勃勃的狀態,它才會枯菱,甚至死亡。

他認為,任何生物,包括人類也是如此,生長、休眠、枯萎都有它的時間,要求一個生物在一生中都能蓬勃發展,是對自然的誤讀。

所以,如果此時的你也感到很累,被人說看上去頹廢且沒有朝氣,或許你正是迎來了屬於你的「休眠」季節。在這個時間,你應該做的就是好好休息,而不是違反生物鐘,逼迫自己成長。Ausin Kleon最後寫道,「 或許我看起來已經‘枯萎’了,但要相信的是,新的東西正在我的體內安靜地生長 」(Kleon, 2021)。

2. 停止把幸福寄托在未來

小時候我們寒窗苦讀,期待長大,老師們總說,「等你們考上大學後,就解放了。」上大學後我們又苦於不夠經濟獨立,沒錢享樂,開始憧憬畢業後實作自己的目標,過上更快樂的生活。

然而你會發現, 每當你來到你以為會「很快樂」的那個節點後,你並沒有獲得想象中的那種滿足感 ,因為更好的永遠都會在下一個目的地。

積極心理學家Tal Ben-Shahar也曾在他的成長中有過類似的感受,他將此命名為「到達謬誤(arrival fallacy)」,即原以為達成了某種目標之後就一定可以獲得幸福(比如拿下某個計畫,入職某個工作,實作某個理想),但真正達到了後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幸福。

可以說,達到謬誤是人們的一種錯覺,被它所蠱惑的人,無疑是給幸福設定了條件。對於ta們來說,幸福不是當下的,是需要滿足一些資格才會擁有的。

事實上, 我們所能擁有的其實只有當下的幸福,將幸福寄托在未來,收獲的可能只有深深的失望。

3. 停止自我懲罰

「自我懲罰」聽起來是一個很嚴肅的概念,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無意識地就對自己進行自我懲罰:

  • 距離歷史最低體重還有2斤,所以現在的自己是失敗的,下周嚴禁吃任何食譜外的東西;
  • 竟然腦子一熱沖動消費了不必要的東西,要為這樣的沖動付出代價,周末的社交活動取消吧;
  • 伴侶突然提了分手,一定是自己哪裏也做錯了,對下一任的時候一定格外註意……
  • 的確,有時自我懲罰是有效的,你在復盤中總能找到一些值得改善的問題。但自我懲罰,並不是一種好的紓解羞恥感、罪惡感的方法(Buckley, 2022)。

    一旦自我懲罰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只會讓你徒增壓力,開始強迫性地給自己挑刺,擔心自己哪裏還不夠好。你會開始相信自己值得(deserve)這樣的懲罰(Raypole, 2020),陷入惡性迴圈。

    不過,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亦是一種值得認可的能力。在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之後, 如果你能夠放下自我懲罰,轉為自我共情、自我原諒 ,那麽你就離「愛自己」更近了一步,能夠有效提升你的自尊水平,讓你有信心做出更多積極的改變(Raypole, 2020)。

    4. 停止沈溺於過去

    許多不經意間的小事都會讓我們陷入回憶,比如周杰倫演唱會重映,朋友圈老同學的結婚照片等等。

    雖然懷舊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會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喜悅(Holak & Havlena, 1998)。但過度沈溺於過去,會給我們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如果你總是回想起那些不好的回憶,例如曾經的糗事、失敗的經歷、尷尬的場景,那麽你的焦慮、壓力可能會徒增。

    研究發現,大腦處理消極和積極資訊的方式不同,消極的經歷需要更多的思考(Razzetti, 2020)。 所以當我們反復回憶過去,那些消極的事件會更加深刻,大腦也會將它們處理得更徹底。

    同時,在回憶過程中,情緒的觸發會讓我們感覺像重新經歷過一遍當時的情況一樣,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當時的焦慮、沮喪、緊張。 而當你沈浸在讓你感到舒適、安全的積極回憶時,也有可能會遏制你之後對外在世界、對自我內心的探索。

    美好的過去會因為你的反復回憶而疊上濾鏡,讓你變得容易忽視其他事物或人的變化,因為你的內心希望ta們保持著回憶中的模樣。

    5. 停止用單一標準束縛你自己

    我們每個人對「成功」都著有自己的標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標準或多或少會受到社會所追捧的指標的影響,比如資產總額、成績、房子大小等等。這些指標都可以被量化為一串數位,或是排名。

    當我們把成功的定義與量化的數位掛鉤後,我們那些想要去玩耍、探索和學習等與生俱來的欲望會直接消失,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一場追逐數位的比賽(Von Heijne, 2018)。

    說到底, 這些所謂成功的指標也是人為構建出來的,如果你對它們過於堅持,無疑是把自己自由的生活束縛進了一個人為構建的評判系統中。

    6. 停止忽略內心的負面情緒

    許多人會非常抗拒自己有負面情緒,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能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來迎接未來。

    然而,負面情緒有其特殊的意義(Ackerman, 2022),例如,憤怒代表著你認為自己的邊界被侵犯了,恐懼代表你認為自己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焦慮代表你急切希望出現一些改變……

    忽略內心真實的感受,其實就是在忽略你內心自然發出的求救訊號。很多時候,等一切結束了我們才會反應過來,當初那些異樣的心情原來並不是電洞來風。

    當你正視了自己的負面情緒,開始關註當下自己的內心感受,其實就是在為未來做更好的鋪墊。一個清楚自己內心感受、不讓自己無故受委屈的人,才是真正做到了自我尊重(Dillon, 1995)。

    (如何正確地抒發負面情緒,點選閱讀 如果負面情緒不被允許抒發,會發生哪些可怕的事情? )

    7. 停止把註意力放在你所沒有的事物上

    這一點做起來並不容易,我們所沒有的,往往也是我們最渴望擁有的。

    但是, 當我們把註意力放在我們還未擁有的事物上時,我們會不斷滋生新的期望,然後經歷持續的失望,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由於我們的大腦無法區分「擁有後失去」和「期待未實作」的差別,因此這兩者給我們所帶來的痛苦是一樣的。

    我們會出現缺乏動力、工作表現不佳、創造力下降、切斷社交、睡眠不好和消化不良等癥狀,同時還會滋生困惑、否認、憤怒、自卑、後悔、焦慮等情緒(Stanley, n.d.)。

    或許每個人的真實生活狀態,都像桌上的半杯水,有人看見的是「真高興,我有半杯水」,而有人看見的卻是,「我怎麽空了一半,只有半杯水」。

    停止去思考那些我們所沒有的東西吧,它只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消極感受。

    8. 停止向不愛你的人尋求愛

    這一點上,我們並不是在說,我們不應該去追求那個暫時對我們沒有興趣的人。在還未確定關系的階段,總會有一方是相對更主動的,而主動付出以建立關系,也代表著你對對方的重視。

    然而, 一個願意與你走進親密關系的人,總會在細枝末節的地方讓你感受到ta的回應,而不是讓你總是陷入挫敗的境地。

    有些人即便一再碰壁,還是會懷抱著虛假的希望,堅持向那個不愛自己的人求愛(Zarrabi, 2021)。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感到被拒絕,伴隨著悲傷、憤怒、怨恨、焦慮和羞愧等負面情緒(Raypole, 2019),讓我們陷入執念。

    持續在愛中感受到挫敗還可能會改變你的愛情觀,使你離好的、健康的關系越來越遠。

    停止向那個根本不愛你的人尋求愛吧,別讓ta限制了你生命的廣度。

    以上。

    ↓↓廣告也有愛:Knowyourself多年潛心研發,讓心理學更接地氣↓↓

    「心理功能手賬本」一套具備心理學功效的手賬 一步一步讓你更好地成為自己

    HOT 「告別焦慮」心理功能手賬(點選檢視詳情)

    「焦慮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可以焦慮,但不要被焦慮的情緒全部染成黑色。」——研發者說

    如果你 正在被焦慮情緒困擾,想要改善焦慮情緒 ,都可以開啟這本「告別焦慮 Chill」來幫助減輕你過度的焦慮感,學會與自己的情緒積極共處。

    更多功能手賬推薦點選檢視: new 「擺脫低自尊」 |「成為最佳伴侶」|「找到真我」

    References:

    Ackerman, C.E. (2022). What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and Do We Need Both? PositivePsychology.

    Ben-Shahar, T. (2007). 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Vol. 1). New York: McGraw-Hill.

    Buckley, D. (2022). The Long And Short Term Effects Of Self-Punishment . BetterHelp.

    Dillon, R. S. (Ed.). (1995). Dignity, character, and self-respect. Psychology Press.

    Holak, S. L., & Havlena, W. J. (1998). Feelings, fantasies, and memori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emotional components of nostalgia.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2 (3), 217-226.

    Kegan, R., Kegan, L. L. L. R., & Lahey, L. L. (2009). Immunity to change: How to overcome it and unlock potential in yourself and your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Kleon, A. (2021). I'm not languishing, I'm dormant - Austin Kleon. Retrieved May 25, 2022 from https:// austinkleon.com/2021/04 /26/im-not-languish ing-im-dormant/

    Raypole, C. (2019). Dealing With Unrequited Love. Healthline.

    Raypole, C. (2020). How Self-Punishment Impacts You — and Why Self-Love Is More Effective. Healthline.

    Zarrabi, R. (2021). Do You Keep Falling for the Wrong Person? These 11 tips might help . Psychology Today.

    Razzetti, G. (2020). How to Let Go of the Past. Psychology Today.

    Stanley, N. (n.d.). The Emotional Side of Unmet Expectations How to deal with disappointment, frustration and expectations hangover of our new reality. PhClinic.

    Von Hejine, N. (2021). Why the common definition of 「success」 is all wrong. Medium.

    Zucker, R. (2019). How to Deal with Constantly Feeling Overwhelme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點選檢視過往高贊回答:

    什麽叫成熟?

    我是一個精神內耗很嚴重的人,就是遇到小事也會想很多的人,從高二開始到現在大一已經三年了,我該怎麽調整?

    人的一生到底該追求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