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名義:
鄱陽湖是一個新生斷陷湖,那麽一個構造斷陷湖泊怎樣才叫消亡?
在地質工作者看來,只有當斷陷活動徹底停止,曾經不斷沈降的地區趨於停止活動,盆地/湖泊完全平原化才能叫做
消亡/死亡
。從這個出發點,鄱陽湖會不會消亡就不是與三峽有沒有關系的話題,而是基於構造斷陷盆地發展史的地質問題。
這並不是在否認三峽工程對鄱陽湖起到的影響:它改變了原有的枯洪水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枯水的程度和枯水期持續時間
。但不會引起鄱陽湖的消亡/死亡。只要濕潤的夏季到來,將復現碧波蕩漾;而只要氣候向著溫暖潮濕的方向演化,鄱陽湖還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
鄱陽湖是個季節性吞吐湖泊,在洪水季節為湖,在枯水季節基本為河
。在了解這一點前談鄱陽湖幹涸,都是在扯淡。
鄱陽湖與三峽的關系也很復雜,完全可以另開個問題來討論。
====================
第二次名義:
這篇回答在知乎日報和這裏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還引發了「科學界應該給公眾傳達怎樣的訊號」等話題探討。逗比答主在歡樂的寫下這篇「專業相關」的回答時,卻是真的沒有料到這個局面。
一些認為鄙答主太樂觀、沒有人文關懷、脫離生活、傳遞錯誤訊號的評論看見了,有點哭笑不得。距離一個好的科普者,我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後這篇答案的門檻也是設的有點高了……不適合面向公眾廣為傳播,寫它的
初衷也只是小圈子裏解惑與討論(最開始要求展開的某人,怪你咯23333)
。
地質是一門冰冷的學科,讓一個研究百萬年尺度的地質民工生出些許重視人類因素的情懷,臣妾暫時真的沒法做到……三峽能存在1.2萬年不……額,扯遠了。
請原諒一個地質民工的石頭思維。
畢竟,路上隨便踢開的一顆石子,它的年齡也往往是以億年計的。
---------------------------------------
1.鄱陽湖不需要救,它存在的歷史比
人類文明
久遠,也可能會比人類文明更長久。
鄱陽湖,不能僅僅從現今湖面格局約形成於250a【1】以前來看,而應將目光放的更深遠,從地質演化的角度對鄱陽湖及鄱陽盆地的演化進行認識。
(1)
鄱陽湖是第四紀以來區域構造活動的產物,是一個新生的斷陷湖泊。
鄱陽湖盆地與其西部的廬山夾於4 條深斷裂(從東到西依次為江南深斷裂、九江—永新深斷裂、贛江深斷裂、湖口—上談深斷裂)之中,因此,廬山是—座典型的斷塊山,其
東部的鄱陽湖盆地為一個典型的斷塊盆地
。這
四條斷裂在不同地質時期的活動控制著鄱陽湖斷坡發育,同時與湖平面升降一起控制著湖盆的沈積中心
,進而影響湖盆的沈積模式。【3】
通俗的說來,鄱陽湖是一個與廬山的相對擡升有關的相對下沈區,一系列
地塹
控制著鄱陽湖地區的
沈降運動
。這種緩慢但堅定的沈降使得江西的這片區域得以存在萬山叢中一點平的地貌格局,而廬山-鄱陽湖惜惜相生的關系則是第四紀以來變得更刻骨纏綿。
(2)
鄱陽湖是繼承了中生代鄱陽盆地繼續發育的沈降區
發生在中晚中生代(晚三疊世至白堊紀)的燕山運動形成了鄱陽湖斷陷, 奠定了中新生代鄱陽盆地的雛形。到喜馬拉雅運動早期, 盆地大部份地區隆起, 老第三紀僅安義、南昌青雲譜一帶仍繼續沈陷, 至新第三紀時全區上升, 形成了丘陵起伏的山間盆地, 從此奠定了鄱陽盆地的輪廓。【4】
如果將眼光放的更遠,鄱陽盆地的演化早在2億多年前就開始啟動。燕山運動一聲吼,中國的很多地方都開始發抖。而慘烈的
青藏連續追尾事件
,則將中國大地上的新構造運動推向高潮。
(3)
鄱陽湖接受沈積始於12ka,至今是一個不斷沈降、湖體範圍擴大的演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