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游戏

通关【黑神话:悟空】后,你如何评价这款游戏?

2024-08-20游戏

一周目花了40小时通关,再多打了10小时做完杨戬回去开了真结局。

抛开文化滤镜和民族情结,能够整体给到85-90分。其实游戏初期前两章,我感觉只能评75-80分左右的正常动作游戏,但最后两章,或者说基本上是夜叉王、杨戬、大圣几场BOSS战和相应的细节、演出、动画,提升巨大。

我想可以从三个角度,也是我的实际感受顺序,依次聊聊。

先入为主:美术与关卡(90/100)

美术的优秀是最直观映入眼帘和震撼的,UE5加持下的超写实表现力,以及刻意追求真实场景感和中后期越发多的宗教人文造物,带来一种超强沉浸感和宁静肃穆之美。

好话我不多说,美中不足的是,真实感本身带来每一章在漫长的探索中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为地图本身还是有些空洞的,很像我当年初到内蒙对白云青草相接天际的震撼,但玩了一个礼拜目之所及随处可见,草原再美也无趣了。

审美疲劳和过于真实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放大了关卡短板的不良体验,本身空气墙和单向探索可能没有那么糟糕,但因为迷路、景观误判叠加在一起就很血压飙升。实际上,我的体验里有20-30%的探索还是能做出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体验的,但绝大部分要走回头路,感觉不像是能力问题,估计主要还是研发的历史问题妥协。

上手体验:战斗与演出(85/100)

我50小时最后不到80级,体验下来战斗的感受其实有点割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并没有循序渐进的成长感,并不像怪猎、只狼等在操作上有逐渐精进的乐趣,而是在套路策略上别有乐趣。

第一个阶段是20级之前,第一章,由于能力解锁较少,基本当魂游在玩。这一阶段也不用在意所谓的战斗资源,闪避,平A,闪避,平A,棍势满了找机会重劈。所以才有我说一个中规中矩作品的初始评价。

第二个阶段是20-40级左右,大概是2-3章,这里其实是非常坐牢的,一方面BOSS开始有各种机制增益,转阶段、丢失锁定、快慢刀、攻击欲望爆棚等等,而自身的流派build却并未成型,看似有很多战斗机制可供选择,但空有技能没有加成,比如隐身vs隐身蓄力,安身vs安身回血回架势,分身vs猴子猴孙全家桶等等。这一阶段非常坐牢,如果还要像我一样不用法宝硬凹,就很难受,战斗评分甚至还要更低。好在这一阶段体验时间不长,也可以选择十里坡猴神硬刷上去。

第三个阶段是40级以后,第四章开始,其实已经可以得见B1的战斗全貌,实际上,他本来就并非魂游,也的确有着不错的创新体感,比起动作本身的乐趣(反应与反制),我私以为, 更是一种策略应对的乐趣 。其实yocar在采访里多次提到过,游戏科学希望做出 一种属于孙悟空的战斗方式 ,而不是玩家过去体验的任何一种动作游戏换皮。且不说他们首创了围绕「棍子」这种武器的战斗方式与表现形式(劈、立、戳)——动作高手自然可以选择纯棍的打法,熟练运用棍反去跟BOSS多过两招——对于普通玩家而言,后期BOSS机制茫茫多的「粪怪」,其实就是鼓励大家用不同的策略组合去应对。

实际上你会发现,BOSS读指令、快慢刀、攻击间隔短,你想用魂游回合制的逻辑完美闪避一套,但上去也就只能打两棍子轻击,他要么闪身跳开要么起手下一套;但另一方面,BOSS很少有一击必杀的致命招,以及血量上并不离谱恶心人(玩家通常只需要打出5-10下满蓄),我50个小时没有刻意刷过经验,而且因为缺少支线,严格来说等级和数值略差一些,在正常流程下,BOSS尽管机制很恶心,但其实给了玩家 充分的容错空间 ——这个空间, 就是鼓励你用各式各样的法宝、法术、变身、化身,以及针对性地选取战斗流派,而并非要求在「动作」要义上精进到极致

我举个例子,比如对战大圣残躯,他的技能、招式都多到离谱,近身肉搏极其困难;但游戏还原了大圣玩世不恭、目空一切的那种骄傲,你只要拉远,他就很低攻击欲望,甚至会摆手嘲讽让你过来。所以我直接选择蓝量拉满,隐身蓄力流(要抓他出招隐身,让他在打假身的时候攻击,否则会被躲或者被定),劈一棍就逃跑拉开等CD。

但这招对杨戬就无效,第一,他的攻击欲望让你不可能安全等到CD,第二,他的护甲机制导致单纯的蓄力劈伤害不够。而护甲机制的反面是一旦破甲,他的韧性值很低,容易被高频攻击薄纱(所以网上有戳棍捣蛋流),所以我直接洗点拉满猴子猴孙+基础属性点满,实现正义的群殴(我的棍法根本不够点,甚至只有2豆!),以及于杨戬转二阶段开眼那一下,我的某个分身正在蓄力一击,直接把他打断了,前后两次分身,群殴暴打显圣真君。此外,自然还要配合芭蕉扇破盾,变身石磷磷破盾——这里还有一个小彩蛋,杨戬的天眼可以看破本源,天命人的一切变身都会被他针对秒破,但只有石头除外,因为攻击会给石头涨大招能量,所以杨戬只会旁观并且言语嘲讽,于是白挨一顿打。

如此总总,实际上非常符合孙悟空的西行取经之路。回头看西游记,只有早期大闹天空的时候孙悟空神力非凡,神挡杀神;而取经后期,其实不乏在纯粹武功上和猴子斗得平分秋色的妖怪,更别提他们往往还有一两件偷来的高级法宝(就比如本作BOSS中的黄眉、黄风),往往到最后孙悟空都得到处去寻求帮助, 甚至搬了好几波救兵,试了好几次以后才找到合适的针对克敌之法

天命人自然也应当找寻合适的build针对不同的BOSS, 这是一种动作本能结合策略思考的游戏乐趣 。(不过可惜现在还不支持过关以后重复挑战BOSS,只能要读档。)

另一方面,从演出的角度,黑神话的BOSS战总体都气势充足,最后几场更是细节比比皆是。

杨戬枪、剑、斧、天眼并用,整场战斗可以说都是他在循循善诱天命人提升技巧,同时自己也沉浸其中,感受到昔日劲敌(的传承者)遇强变强,那种棋逢对手的快意又回来了;不光是动画本身,连带台词,一招一式配上引经据典,化用诗赋,而人物情感也在言辞中升华,「小猴子」,「你果然像他」,「你已十分是他了」。更不用说最后法天象地之战,整体行云流水,气势恢宏,完全不输战神。

但我最惊喜的还是大圣残躯之战,细节太多了。那根棒子在大圣手中才真的是「如意」金箍棒,万千变化使出,而我只是个一招鲜的吗喽。比如有一个投技是最后金箍棒暴涨成柱把你压倒在地;另一个投技是大圣铜头铁臂弹反接爆打你一套,然后用脚抓起你的棍子踢给你,抬手叫你起来再战;比如大圣会在正版安身法里吃着桃子悠然看你,然后吹出毫毛只让分身过来攻击;又比如他会在你喝酒的时候定身你然后夺过葫芦尝鲜,喝完再扔给你继续打过。孙悟空的无敌于世,一身傲骨,猴子的机灵调皮,游戏人间,在一场战斗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回味深思:剧情叙事(75/100)

黑神话悟空的剧情是我之前最关注的部分,从之前的回答也可以看到,没有预期它在第一部就能在玩法与设计上一步登天与前辈齐肩,而是期望能平稳落地,中规中矩也好,但把整个故事讲好。并且由于我是悟空传和斗战神的粉丝,也更加平添了一丝期待,这个「精神续作」的故事会怎么讲下去。

但坦诚讲,这个部分反而是略失望的。

剧情故事本身很精彩:大圣功成身退却没被天上放过,无奈和杨戬一起做了个局,兵解肉身,意念永存,只等待有缘人重走西游,六根归一,去除枷锁(金箍),重回悟空。

剧情(故事)本身没有问题,但叙事(讲故事)却有问题,特别是在 游戏这一载体 下的叙事是有问题的——就是 玩家没有代入感

yocar曾在某个采访里说,(大意是)孙悟空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希望把妖怪们都塑造得更有血有肉,反过来能更好地衬托大圣云云。游科的官网也曾写过类似的话,希望挖掘更多西游记的剧情细节与伏笔。

实际上,如果玩家认真去看影神图,黑神话的确做到了大量细节的填充,塑造了很多有意思的妖怪神仙——但这些都与大圣无关,也与天命人无关。

每一章的关底妖王BOSS,也都是一个饱满的故事,即使前面看得云里雾里,也过于独立,但在第五、第六章也都圆满归一。结合上西游原著、大话西游、悟空传、斗战神等等场外信息,则会更加丰富,这是黑神话得天独厚的优势,西游衍生背景浩如烟海,它只取一瓢也足够让人脑补更多,颅内高潮——但这些都是别人的爱恨情仇,贪嗔痴欲,again,除了老牛跟大圣有关,其他人也无关,更与天命人无关。

玩家/天命人是一个纯纯的工具人,只需要根据「设定」大开杀戒,没有经历磨难,没有自我成长,只有打败妖王,「阅读」他的一生。玩家所做的,单纯是看过他人的七情六欲带来的不幸,就成为了NPC们口中的「有慧根」,「经住了考验」,既没有参与,也没有选择,说白了还是拳头大就是有理。这是毫无代入体验的。

反而猪八戒是全篇最有参与感、塑造最鲜活生动的一个角色。

如果只是想讲一个西游之后的牛逼故事,没必要用游戏这个载体,电影或者动画挺好。我开篇也提到了,最后两章的结局动画对于把故事讲清楚、提升整体观感和评价的拉升巨大。那你不如做一堆短篇集算了,别人有爱死机,我们也有黑神话。

当然,只谈故事本身,细节是真的多,也真的好,有各种各样的草蛇灰线,也有足够多的开放问题,或者未解之谜,一如第六章名「未竟」。

各式解读很多,我就不一一探讨。只说一个很多人没有理解到位的,还是拿杨戬举例。打败杨戬之后,他起身说的第一句话是,「他赢了」。

注意,不是「我输了」,也不是「你赢了」,因为论打斗,他不会输给大圣,也不会输给天命人,这一关的成就名也是「棋逢对手」。所以杨戬并非在谈论武斗本身,因此没有「你我」。

他说的是当初他奉命捉猴,也就是序章剧情,孙悟空最后说「睁开你的狗【眼】,我这就拿下来(金箍)给你【看】」,大圣即使身死道消,也想要超脱束缚,超脱上面给他的枷锁,于是杨戬也把大圣的「意」存在天眼里,派出其余梅山5圣试炼,直到天命人打到这,算是完整地【见证】了这一切(注意弥勒在壁画前的说法,「这个故事,没有人比他【看】得更清楚」)。所以说「他赢了」,是指孙悟空超脱了,做到了,而杨戬自己也曾天下无敌,大闹天宫,却为了母亲和妹妹,不得不做了神仙,他空有一身本领,却迈不出那一步,所以他自认不如。

当然,以上吹毛求疵都是围绕产品本身的讨论。从文化的角度,从产业历史的角度,再多的言语也略显苍白,青史满分也并不为过。无论如何,期待B2 B3的三部曲如约顺利,也希望叙事能更有进步,战斗继续打磨。国产之光,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