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職場

三十多歲想轉行還有機會嗎?

2022-05-18職場

說實話, 「電商」不只是普通人最具價效比、最有爆發力、最容易翻身的行業之一 ,更讓那些有錢、有資源、有人脈的群體們如虎添翼。

弱肉強食,這很符合商業本質!

那麽, 做電商還有機會嗎、還能賺錢嗎、難不難?

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還得因人而異。

我說不難、容易、能賺錢吧,這是對我而言。

畢竟我出社會就幹了這行,摸爬滾打十幾年才開始創業,就算混的再差,也不至於比新手還差。

就像題主一樣,搞了幾年狠的政府關系,再差也不會比一般的打工仔差,一個道理。

就拿一個簡單的事說,很多公司都削尖腦袋申報「政府科技津貼」,但苦於沒有關系、門路,始終沒辦法。

但樓主搞幾年,這經歷比很多普通人強無數倍。

沒毛病吧?

可我說難、不能賺錢吧,很多朋友又覺得我遮遮掩掩,好像我故意不帶他玩似的。

人生真的就是這樣,當你越來越好的時候,什麽千絲萬縷的關系戶都來「攀高枝」了,讓你左右為難,裏外不是人。

所以,這件事,還得取決於大家對「電商的認識」到底有多透徹、詳細。

作為電商行業的受益者,我很負責、也很認真的告訴大家: 「電商」相比其他傳統行業,門檻低、投入靈活、報酬快且大,特性非常明顯。

比如:

1)覆蓋面廣

整個市場需求,從人到畜生、從職場到生活等等,吃喝拉撒睡、吹拉彈唱一條龍,應有盡有、無孔不入,幾乎找不到盲點。

說白了,你想做什麽生意,都可以。

2)機會太多

不論做點小生意、還是投資大計畫,不論找個小公司、還是空降大企業,各種選擇、各行各業任你挑。進可名成高就,退可開店養家。

說白了,你想怎麽賺錢,都可以。

3)門檻極低

相比編制型、事業型、高科技型等單位,相比專業技術強、需要關系等行業,電商的門檻真心低到令人發指。只要肯幹、肯學,不看文憑、不要人脈,是個人,就可以了,總有個行業、崗位適合你。

說白了,你想幹,啥都行。

4)投入靈活

相比其他行業及領域,打工也好、創業也罷,電商的投入實在讓人牙齦要出血、恨得不行。

說做個律師、醫生、建築師等等大佬,沒個幾年狠的懸梁刺股苦讀,幾乎混不出頭;而做個電商營運,三到五個月,足夠上路。

說開個實體店吧,通常都得十萬八萬,還得一定人脈捧場;

而電商,兜裏有個兩三萬周轉資金,以「一件代發(無貨源)」就能啟動。

實體店不幹了吧,前期投資大都打水漂;

網店不幹了吧,喊撤就撤,最多浪費了青春。

說白了,還是不說了,不拉仇恨了,我怕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會砍人。……

你們從生活中,好好看看、理性想想,「電商」是不是像我說的無孔不入?

作為沒錢沒勢、沒頂級天賦而言的普通人,但凡多學、多思考、多摸索,堅持一年半載,絕不會差。

只是,問題來了: 電商平台那麽多、模式那麽豐富,我們普通人適合哪一種?

先不要急、更不要盲目!!!

作為創業者,我們一定要多維度了解「電商行業」,再結合「自身條件及目的」理性、務實的選擇。

比如:

一、電商平台都有哪些模式?
比如:綜合性電商(淘寶*京東等)、社交電商 (微信*拼多多等)、內容電商(小紅書等)、直播電商(抖音等)等等,只有了解「模式」才有針對性選擇。

二、我適合哪一種電商模式?
比如:我文筆好,適合內容;我粉絲多,適合直播;我會拍小視訊,適合抖音;我是廠家,適合拼多多;我是經銷商,適合淘寶、京東;我啥也不是,適合淘寶。

三、我是否理解了生意結構?
比如:任何生意都需要店、產品、顧客,換算到電商也一樣,我適合開什麽店?我賣什麽產品能賺錢?我以哪種高性價方式推廣?

四、我是否了解平台的規則?
比如:在每個平台做生意,第一就是了解規則、掌握趨勢,避免實際經營中掉坑;還是和線下一樣,了解市場管理規則、工商等。

五、我是否熟練後台各入口?
比如:開個實體店,必須熟悉消防通道、電表水閘等位置,電商也一樣;對後台入口的操作越熟悉,在實戰中就越能體現工作效率。

六、我賣什麽產品能賺到錢?
比如:不要盲目選品,適合別人的並不適合你;所以,結合「自身條件(時間/精力/能力/資金等)」,賣什麽產品可以最大機率賺到錢。

七、我要如何布局產品梯隊?
比如:店鋪需要上架多少產品、每個產品又如何定義主推款/輔助款/利潤款、店鋪視覺設計、產品行銷策劃等等。

八、我要如何提升產品競爭?
比如:新店新品,必須重視「基礎最佳化」獲得「基礎流量」,如初始內容、定價、標題/主圖、詳情頁、行銷文案、上架卡位等等。

九、我要選擇哪種引流技巧?
比如:懟單、直通車、超級推薦、鉆展、淘客等,每種技巧的常見操作及註意事項是什麽?底層邏輯又是什麽。

十、我要如何理解競爭規則?
比如:關鍵詞之間的競爭、單品之間的競爭、店鋪之間的競爭等等,都以哪些數據為標準、該從哪些維度入手。

十一、我要如何申報平台活動及策劃?
比如:618大促、99劃算節、雙11、雙12、天天特價、淘金幣、淘搶購等等活動申報標準及技巧是什麽?如何策劃活動方案提升效果等等。

十二、我要如何「分析數據」調整最佳化?
比如:常見數據名詞是什麽?為什麽流量下滑、為什麽轉化低、為什麽排名下滑、為什麽點選不高,分析哪些數據、最佳化哪些細節等等。

十三、我要如何制定店鋪方案、計劃?
比如:店鋪營運方案、年度銷售目標、季度執行計劃、月度側重工作細則、每周目標達成等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目標,才會更有信心。

當你了解、理解、掌握、並靈活運用「每個細節」,你就會跟我一樣認為: 做電商,就是做生意,並沒有那麽高深莫測。

說來說去,所有「環節」的操作,圍繞的還是五點「生意本質」:

1)資訊差 ,我知道的,你不知道;
所以,有人挖掘所謂的小眾藍海、細分品類的產品,在「資訊不對稱」中賺了錢。

2)認知差 ,我懂得,你不懂;
所以,有人透過某個行業經驗、商業頭腦、社會閱歷,透過「數據分析」賺了錢。

3)執行差 ,我搶先做,你不做;
所以,有人透過「資訊不對稱」快速反應,趕在別人前頭、撿個漏賺了錢。

4)技術差 ,我持續提升,你原地踏步;
所以,有人看到「資訊差」越來越透明,趕緊提升了「差異化競爭力(或技能)」賺了錢。

5)資源差 ,我的渠道/資金/人脈/圈子很豐富,你一人作戰很辛苦;
所以,有人透過「整合資源」把一個店復制N個店,像實體連鎖一樣賺了錢。
……

當你掌握的越多、具備的條件及資源越充足,那麽「賺錢」就越輕松、越簡單、越容易。

不論打工、還是創業,也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幾乎都離不開這條「賺錢定律」

可尷尬的是,絕多數新手們都在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的鉆在所謂的「資訊差」,並沒意識到:「資訊差」在互聯網中的壽命期,是非常短暫的。

所謂的爆款、或潛力產品,不用兩個月,就會出來一大批實力不等的賣家。

所以,為什麽有些新手們,好不容易培養的一個「潛力產品」,早幾個月還能賺點錢,接著一個月不如一個月……

問題就在這,這個時候,幾乎開始拼「技術差」。

不論產品開發、圖片設計、標題最佳化、上架卡位等內功,還是補單、開車等指功,看誰更有「競爭力」。

一直拼到最後,肯定都會上升到「資源差」。

當你上了這條船,就註定是條「不歸路」,一路打怪闖關,直到財務自由、退居前線。

就像我,從「一件代發」到「小額批發」,再從「訂貨壓倉」到「公司化運作」,我已上升到「資源差」的階段,不可能、也不會再沖鋒第一線。

從某個程度上講,我和你們一樣,缺的也是「資訊差」: 如何找到一些新的產品、或者模式、甚至商機,再繼續孵化、復制。

所以,我才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寫寫東西、搞搞直播、帶帶徒弟、做做圈子,結識更多的朋友們。

……

那麽,你想從電商賺點零花錢、或者搞個副業收入,不想太燒腦、太復雜,那就用點心學會「資訊差(選品)」、提升「認知差(測款)」,真的夠了。

有人靠「資訊差」搶先做,每天賣兩三單賺點零花錢~

如果,你想多賺點錢、穩當多份收入,那在「資訊差」的基礎上,再提升「認知差(測款)」、掌握「執行差(基礎最佳化)」,那就夠了。

有人每天賣個六七單,賺點生活費~

如果,你想多份穩定收入、且持續發展,一步步成為職業賣家,那就在上邊的基礎上,好好鉆研「技術差」。

有人達到這個階段,每個月賺個上萬~

也有人在這個階段,從營運助理到營運店長。

更有人掌握「資訊差」及「技術差」的同時,擁有「資源整合」的能力,靠個旺季賺個大的~

這些案例,或許也存在你身邊的朋友之中。

盡管「電商」的發展門檻低、上限又很高,但我還得提醒大家:

這是一門生意,不僅要理性、務實的選擇「跑道」,還得學習、熟悉、掌握「專業技能」, 絕不是打醬油的狀態、碎片化的學習,切記切記!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多了解、多學習「淘寶開店」的實操環節。

靜下心,好好讀讀這篇文章,勝過你聽過所有課程。

關於「陳先生」

原知乎號「花和尚」已被封,深刻感受到同行赤裸裸的仇恨。

我就是花和尚、花和尚就是我,以「親身經歷」分享,回答/文章/視訊有沒有幹貨、適不適合你,請對比其他作者。

如需「淘寶營運」一對一學習解決方案,請「值呼」付費咨詢,不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