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说话不经大脑的坏毛病怎么克服?

2013-10-13科学

wiz

首先请不要把这个事往口才、说话技巧等话题上扯,没一毛钱关系。
改变的 重点不是怎样讲话,而是怎么不讲话 。如果不记住或者不理解这一点,那么一切努力都是没意义的。

eg.
【兄弟连】中一个细节,温特斯中尉问少尉火车的去向,少尉看着斯中尉几秒钟,然后他回答 「纽约港,运兵船,英格兰」。

有些朋友现在一乍间可能不理解这三个词,但我们再想一下,少尉是讲给谁听的?他是在回答温特斯中尉的问题,只要这个听者能明白就OK了不是么?再者,好吧这是电影,它当然是编剧写给观众听的,只要是在看电影的观众,结合前后文语境就会明白,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先去纽约港,然后从那里坐运兵船去到英格兰」—它在语言逻辑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更为符合剧情中的现实语境。

很多时候我们讲话,并不是那一句话那几个字就完事了的。它还有前后文,还有背景,还有语调,还有表情,还有听众分析,还要随时接收与处理回馈—— 可以说讲话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相对于不讲话,讲话太容易出错了。



我在初中时就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多看电影少看电视剧。
为什么?电视剧为了撑时长,会把5分钟的生活情景用50分钟去演绎,而电影为了压时长会把50年的生活情景用50分钟去演绎。
你觉得谁说话比较不过脑?
(前面举例的兄弟连是电影式电视剧,什么叫电影式电视剧不懂的请百度。好吧为什么用这个例子我是有多老~因为这个课题文章我写了好多年了好吧)

那说话不经大脑的坏毛病怎么克服?是不是不看脑残欧巴剧就行了?当然是不行的,因为欧巴并不是因为电视剧才脑残的啊~

解决方案如下

1,憋一秒钟
2,做练习:不讲话
3,做练习:代替讲话
4,改变认知,引导进步行为

1,憋一秒钟

当你要讲任何话的时候,请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暂停一下,只要一秒钟,然后要讲什么再讲。对于听众,很难发觉你暂停了一秒钟,但对于你自己,却给了足够的心理反应及脑子转弯的时间。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

  • 你会把想的十句话,只说出来五句(往往就是那些让人讨厌或者无意义的话语)。
  • 你会在决定好讲出来时发现对方先讲了(你憋住了对方么憋住啊!这是比赛啊!谁先开口谁输啊!)
  • 这货真赞,会思考、沉着、稳重、成熟……TA不会是哑巴吧。
  • 2,做练习:不讲话

    做一些特定的练习,整个过程不要讲话。不要读、不要说、不要批评、不要KAO、不要TMD、不要哦、不要感慨、不要发出天问。只允许表情、笑和哭。
    eg.> 看半个小时的书,不管看到什么,不要出声;(不要刻意找,什么书都行, 随手拿就是)
    eg.> 看半个小时的电视,不管看到什么,不要出声;(民生新闻、搞笑节目、很讨厌的电视剧)
    eg.> 对QQ(微博微信)进行禁言一天,挂着Q,可以看群看空间看朋友看照片,但是不回复,不评论,不找任何人聊任何事。
    你觉得很简单吧,那就试试看。

    3,做练习:代替讲话

    用其它方式去完成「说话」这一需求。
    eg.> 变速阅读,以非正常语速阅读同一段文字(演讲稿),更快或者更慢,并感受之间的区别;
    eg.> 换一种语言表达,用英文,用家乡话,用别人听不懂的火星语,然后感受之间的区别(这个太好玩了,可以试一下一个礼拜全写繁体字、一个礼拜全讲英文、一个礼拜全讲家乡话);
    eg.> 认真作一次评论(不一定要写出来,有这个思考过程就行),对任何你刚刚了解到的文章、节目、人物、美食、餐馆、新闻作出评论, 请注意不是感慨,是评论
    eg.> 要找老板谈话么?不要去,send个邮件给老板;
    eg.> 老板有卖可乐么?不要问,直接去冰箱拿(直接省掉讲话这一活动);
    eg.> 哑剧。比如画图猜词游戏,比如表演(好吧表演难度比较高但最少我们可以学会看表演吧,看下人家这一段舞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eg.> 我喜欢你。不要说,盯着她看。让她来亲你;
    eg.> 我爱你……扑哪!

    4,改变认知,引导进步行为。

    以本质认知引导进步行为:脑子负责思考并作决定,嘴巴负责给出结果。
    有「讲话不经大脑」毛病的人,对于「思考」与「决定」多是搅合不清的,就如小朋友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逻辑过程是想到第一步第一步就是结果,想到第二步第二步就是结果。而我们的理性认识告诉我们,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都只是过程,是脑子负责的思考工作,思考完了进行决定,然后这个决定由嘴巴去讲出来才是结果。
    所谓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还有言而必行、行而有信。
    我们运用「思考」的过程是为了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对答案本身进步检验,而「决定」是思考的最后一步,在各种答案里选择一个并表达出来。这个答案,不一定是最好、最省钱、最有效的,甚至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应该是平衡利弊的最为合适的那个,而其结果也是由做决定的人来负责的。
    最终嘴巴讲话只是表达结果的一种方式而已,很多时候不讲话也可以清晰地表达的。

    eg.>
    超平常的问题「今晚请谁来吃饭?」。
    小孩子立马说「请姚叔叔,要谢谢他带我去玩」;
    妈妈说「那就请姚叔叔,对了还有姚太太也是要一起请来的」;
    最后父亲说「叫姚爷爷吧,姚叔叔这几天都加班忙着呢」。

    小孩看似「不经思考」,其实他有考虑,只是考虑得不周全,决定也下得比较快;
    妈妈看起来想得比较周全,但由于其边想边说、想到哪说哪、把思考过程当作思考结果等习惯,妈妈这样的角色会在还没得到最好结果时就把话讲出来,一件事的思考往往没有走到最后就终止了;
    父亲把小孩与妈妈想到的都想到了,但他并没有轻易结束思考,把事情发展可能想完整了,进而得到最后最佳的答案,再把话讲出来。

    很明显的,父亲这个角色就是这三人里思考得比较深入的。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也许是最快说出答案的,但「父亲」的答案应该会比母亲的要快,只是出于要尊重他人等原因,「父亲」的答案一般都不会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来。这里就是有意思的地方,想得多的「父亲」会比想得少的「母亲」要快吗? 这是因为「母亲」每想到一步就要表达出来,脑袋要等身体把思考的第一步结果表达完才会继续进行第二步的思考(这往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让嘴巴控制了脑袋),而「父亲」的脑袋会一直高速运转直到做出最后决定,才会启动身体用嘴巴去讲出来,想想嘴巴(表达功能)的表达速度与脑袋的思考速度需要比较么?

    也还有同学会问:讲话不行了么,讲话就不能思考了么?
    实验一下:拿来一本书,先看一次,然后换一种方式,一边看,一边「读」出来。 证明的是什么?
    1.脑子的速度比讲话快,可以快很多很多很多。
    2.用嘴讲话时会影响到脑子的运转效率,会影响很多很多很多。

    所以,要思考时别讲话,要讲话时一定要同时思考……哈哈哈哈

    另外,推荐大家下载「知学堂」App。知学堂app为你精选了50+求职技巧、职场沟通、团队管理等免费课程,从案例中学方法,从方法里面提炼核心要点,再具体应用到你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让你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免费课程链放在这里,戳它!

    5,结语

    人的表现是由内至外的,但是人的改变却是由外至内的。
    你只有去做一件事,去养成一个习惯,才有可能收获这个习惯所带来的气质与涵养,而不是说只要你下了个天大的决定要当个好人你就是一个好人了。

    所以,做到这几步,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持」。 坚持到什么时候? 坚持到不需要憋也可以暂停自己一秒钟的时候; 坚持到不用特意练习也可以不讲话的时候; 坚持到脑子可以控制嘴巴的时候。

    加油吧兄弟!



    o.thanks.
    york.

    半于「讲话不经大脑」的状态分析请看上流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说话不经大脑?」的回答。